• 2025-02-08

文科专业面临缩减,就业形势严峻,文科生该如何寻找出路?

文科争议现象

近期,南风窗发表了一篇题为《全球文科倒闭潮,已至》的文章,其中披露:哈佛大学大幅削减了近30个文科专业,此消息迅速登上热搜榜,引发广泛讨论,相关短视频及文章在网络上疯狂传播。

同时,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的文科博士毕业生也频繁遭遇就业困境的新闻见诸报端。

文科真的已陷入如此窘境?其价值真的被边缘化了吗?文科生未来的出路又在哪里?

image.png

文科式微早已是世界性趋势

从国际视角来看,近年来,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多地的大学不断传出裁撤文科专业的消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东京大学副校长所著的《“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一书,深刻探讨了文科的“有用与无用”之辩。

在国内,清华大学早在2021年的文科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控制学科规模”的议题。随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2023年10月发布公告,拟撤销包括“英语”在内的6个本科专业,文科机构的精简趋势在浙江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燕山大学、西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多所高校中屡见不鲜。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9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中,在提及提高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匹配度时,明确提出了“扩大理工农医招生规模”,而全文并未提及文科,这不禁让人产生文科是否已无用武之地的疑问。

然而,文科的式微与就业难,并不意味着文科不重要。事实上,文科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

自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后,教育部于当年10月实施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其中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除了涵盖理工类专业外,还首次将心理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纳入其中,旨在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更是明确指出,提升综合国力、提高文化自信、建设教育强国都离不开新文科。

新文科要推动文科专业之间的深度融通,以及文科与理工农医的交叉融合。

在此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尽管清华大学等众多高校在缩减、裁撤部分文科专业,但同时也制定了宏大的文科建设目标,积极践行新文科建设,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曾表示,正是因为清华文科的发展,清华才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并跻身一流综合性大学之列。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早在2020年9月就开设了新闻+数据科学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则开设了多个文理结合的微专业,如经济学+数学、金融+数学双学位等;

四川外国语大学与西南政法大学联合培养,西南财经大学则开设了智能金融与区块链专业,并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进行联合培养。

这些举措都彰显了文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活力与潜力。

image.png

“多语种+”战略是新文科发展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培养的共识。北外与人大新闻、中财金融、政法法学、北理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联合培养。北京语言大学小语种专业先后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开展小语种+工程联合培养。上海外国语大学自主增设“国别与区域研究”交叉学科,探索“多语种+”和以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为基础的“多学科+”叠合式学科建设。同时,众高校在语言与数据科学、计算科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等交叉融合领域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新路径。

2024年初,中央财经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北京邮电大学分别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文科的财经与工学的信息科技、人工智能交叉融合,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

2025年1月4日,中国政法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文科与新工科建设新范式。

国内新文科建设在有条件的985、211、双一流等高校率先垂范,如火如荼。

在国外,2020年下半年斯坦福大学校报The Stanford Daily 中发布了该校自2010年以来的《本科专业选择变化趋势报告》,披露了近十年增长最快的10个专业之一的符号系统专业就是结合计算机科学、语言学、哲学和心理学,来探索智能和人机交互的不同方面。课程要求学生参加不同级别的哲学课程、语言学课程、心理学课程,并选择可能涉及生物学或经济学课程的专业。

image.png

人工智能教父司马贺是政治学博士,是人工智能领域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获得过 1975 年的图灵奖。他还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


不论是线上宣传还是线下讲座,大学招生办公室反馈的信息一致表明:在当前就业市场中,众多单位对具备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金融科技、网络新媒体、涉外法律、小语种等新文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展现出强烈需求!

这一现象揭示了以下趋势:

文科教育应注重质量而非数量上的扩张。

文科与理科的界限应逐渐模糊,促进两者的交叉融合。

文科生需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勇于拥抱变革。

社会对文科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存在,且要求日益提高。

长期以来,文科院校数量有限、专业设置较少、招生计划相对紧缩,这一现状并未改变。

image.png

为不同分数段的考生提供以下建议:

对于高分段考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志向选择文科专业,同时入学后应重视理工科课程的学习,优先考虑985、211等具备交叉学科培养能力的高校。

中等分数段的考生,在关注传统文科院校的同时,也可考虑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特别是那些注重交叉学科培养能力的学校,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其文科专业与信息科技紧密结合,开设了网络新媒体、智能会计、计算机审计(需选物理)等专业。

对于分数较低、低于一本线的考生,若选择文科需谨慎。此时能选择的文科院校和专业可能难以保证高质量。因此,培养通用技能尤为重要,如销售能力,这是各行各业都需要的技能,且对学历和专业的要求相对宽松。

同时,建议关注由高职高专升格的应用技术类大学,这类学校的就业前景相对更有保障。

image.png



对于高一面临选科的同学,有以下建议:

高分段且有意冲击名校的考生,可以主动选择文科组合,以增加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名校的机会。这些高校提供了丰富的文理双修和联合培养项目,有机会获得理工科学位。

而对于未来成绩可能难以达到一本线的考生,建议更多关注理化组合,谨慎选择文科组合。

总之,方向的选择和专业的确定需根据个人情况和社会需求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