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终简章为准
2025 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延迟发布,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新增专业调整:
当下,高校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布局正悄然加速,这一趋势也预示着强基计划专业将迎来进一步的拓展。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该校强基计划拟定增设机器人工程(数学智能科学方向)、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物理电子科学方向),以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三个专业,旨在强化跨学科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华中地区一所知名高校也在谋划增设数学与计算机联合培养的应用数学专业方向,力求推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深度融合。在华东地区,“华东五校” 中的一所高校同样计划新增数学类(智能科学)、物理学类(电子科学),以及量子信息科学等专业,积极抢占前沿科学的人才培养高地。
然而,这些新增专业的方案仍需经过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核与批准,这一过程可能导致各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的发布时间有所延迟。高校与教育部门正紧密协作,确保在遵循严格审批流程的同时,尽快推动这些新兴专业的落地实施,为广大学子提供更多元化、更前沿的学习选择 。
盘点一下历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的变化情况2020年几乎全部为基础学科。
2021年招生专业新增情况:中国农业大学新增种子科学与工程和动物科学两个专业
2022年招生专业新增情况:
1、北京理工大学新增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专业;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
3、西北工业大学新增航空航天类专业。
2023年招生专业新增情况:
1、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增复合材料与工程(航天材料类)、飞行器制造工程(航天机械类)、材料科学与工程(航天材料类)
2、兰州大学新增草业科学专业(草类植物生物育种)
3、大连理工大学新增生物工程专业。
2024年招生专业新增情况:
1、北京大学新增生物医学和基础心理方向、材料方向;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新类名为航空航天类,包括飞行器动力工程,新增飞行器控制信息工程专业;
3、上海交通大学新增王牌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
4、同济大学新增海洋科学:
5、西安交通大学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
6、厦门大学新增海洋科学、生态学: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增地球物理学、工程物理;
8、复旦大学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核物理、高分子化学等,
9、武汉大学新增地球物理学专业;
10、中国农业大学细分生物育种科学-植物育种、动物育种;
11、兰州大学新增生态学
计划扩招与名额分配:
2025 年是 “双一流” 高校扩招的关键一年,教育部强调要优化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布局,强基计划作为聚焦基础学科的招生项目,可能会涉及扩招名额的分配问题。高校需要时间来确定具体的扩招规模以及在各省份、各专业的名额分配方案,这也会影响招生简章的发布进度。
高校扩容考量:
2022 年,强基计划试点高校由 36 所增加到 39 所,这些院校均为 985 重点高校,院校层次高。
教育部 2024 年提出 “扩大强基计划受益面”,有新增高校的风声。如果有新的高校加入强基计划试点,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招生政策、确定招生专业和规模等。对于新增高校的筛选和审核,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都需要时间,从而导致招生简章延迟发布。
选拔机制调整:
网传东南大学 2025 年进入 “复交南” 提前校测模式,可能除了以往的两种入围方式之外,还会有新的模式出现,校测的内容和方式也可能有所调整。高校需要时间来完善和确定新的选拔机制,确保选拔过程的科学性和公平性,这也是招生简章延迟发布的一个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