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实行“大类招生”的高校越来越多,据了解,已经有一半的985高校在招生的时候选择大类招生的招生方式,可见大类招生渐成趋势。
那什么是大类招生呢?大类招生有什么模式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
1
什么是大类招生?
什么是大类招生?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科大类来招生,高校把相同相近的学科门类、一个院系或者不同院系的专业放在一起,按一个大组招生。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是直接报一个大类的名称,具体专业是要在入校以后在细分的。
举个例子: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在大学入学后先学习基础课,大二大三的时候再根据考生成绩本人意愿等细分专业,更有利于对人才的针对性培养。
2
为什么要进行大类招生?
大类招生让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变的更长,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专业,因此可以降低考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学生在入学后可以通过上课对学科、专业有更深的了解,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分类,目前主要有12个学科门类
3
大类招生由哪些模式?
1.按一级学科或者二级学科招生
目前大部分高校实行的大类招生方式都是按照学科分类,这种方式中的专业类包含的专业一般具有相近性,把特点相似或者相同的系科或专业放在一起招生,到大二大三再分类学习。
2.按院系招生
院系招生一般是把一个学院或者一个系以一个类或者分成几个大类招生,学生们在学习和了解之后,结合成绩、兴趣等在院系范围内选择具体专业。
3.按“基地班”“实验班”模式招生
还有一些学校是以“基地班”、“实验班”等形式进行招生。当然,不是所有的实验班都按大类招生,还有很多高校的实验班是入校以后再进行选拔的。
3
大类招生与专业招生有什么区别
1.专业名称不同
大类招生的专业类别的名称比较宽泛,不像以专业招生那么具体,一般是一个学科领域里的一级学科或者二级学科。
2.招生计划不同
高校的招生计划数不再具体到每个专业,而是以整个专业类来下达计划数,不需要学生确定自己就读的具体专业,而是需要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再按流程来选专业。
3.培养模式不同
不同的高校在按大类招生的过程中会结合本校的教学资源、学科建设、专业布局、院系建制、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毕业派遣等问题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彼此之间也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高校内,不同类别的培养模式、分流时间等也会有所区别。
4.培养过程不同
不同的高校在按大类招生的过程中会结合本校的教学资源、学科建设、专业布局、院系建制、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毕业派遣等问题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彼此之间也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高校内,不同类别的培养模式、分流时间等也会有所区别。
4
大类招生如何进行专业分流?
有什么优劣势?
目前大类分流的方式大概有两种:一种是以学生成绩和平时表现等来分,一种是按照学生的意愿来分。所以学生入学后一定要了解专业分流的政策,提前做好准备。
大部分高校会在本科生专业分流实施方案中明确,再次分流选专业会基于学生个人兴趣、就业意向和专业适度控制等原则,所以在大学学习时,也要多了解该大类中各专业后续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特色、就业前景、考研情况等因素,多挖掘自身兴趣和特长,为再次细分专业做准备。
很多学校会按照成绩来确定学生的细分专业,而有些学生可能是为了某个专业才选择的这个专业组,最后却因为成绩排名等影响被迫选择了其他专业。因此在初期也要注意自己的学习成绩,给自己准备更多选择。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规定,准大学生们一定要提前去了解相关规定,做好具体的应对准备,希望同学们最后都能去到自己喜欢的专业。